第一章 大气物理学.ppt
《第一章 大气物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大气物理学.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空气动力学,教学安排,开课学期 3 总学时数 36学时 适用专业 飞机维修专业(ME、AV) 首选教材 执照教材 参考教材 简明空气动力学(内部教材) 空气与气体动力学引论 李凤蔚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课程大纲说明,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前续课程: 大学物理 主要后续课程: 发动机原理、构造与系统 飞机结构与系统 飞机(发动机)机型 课程的性质 本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空气动力学基础(ME、AV),第一章 大气物理学 第二章 空气动力学 第三章 飞行理论 第四章 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第一章 大气物理学,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 1.2 大气层的构造 1.3 国际标准大气(ISA) 1.
2、4 气象对飞行活动的影响 1.5 大气状况对飞机机体腐蚀的影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可压缩流体; 特别是气体在流动过程中气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气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流体静力学 流体力学 可压缩流体力学 流体动力学 (气体动力学) 不可压缩流体力学,空气流经飞机机身 空气流过发动机的进气道 燃气流过尾喷管 空气流过桨叶 力的作用 热量的交换 机械功的交换,飞机加速通过音障,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气轮机,质量守恒 牛顿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研究方法分为: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数值研究,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密度 温度 压力
3、 粘性 压缩性 湿度 音速,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大气密度 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 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大气温度 温度高低表明空气分子不规则热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 在11km以下,随高度的增加气温下降,线性变化。 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Tc摄氏温度 Tf华氏温度 Tk绝对温度,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大气压力 大气层内空气的压强,即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的垂直作用力。 空气重力 空气分子的热运动 度量单位 标准大气压101325Pa 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粘性 粘性是流体的固有属性之
4、一,与物体在介质中的运动密切相关。 流体的粘性:流体微团间发生相对滑移时产生切向阻力的性质。 大气的粘性主要由于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造成的。,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粘性力计算公式: 表示横向速度梯度为1时,在流层单位接触面积上产生的粘性力。称为流体的粘度系数(动力粘度系数),单位是PaS。,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不同流体的粘性系数各不相同,同一流体的粘性系数也与温度有关。 液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实际流体都是有粘性的,没有粘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牛顿内摩擦定律,流体间摩擦的原因是分子间的内聚力、分子和壁面的附着力及分子不规则的热运动。 液
5、体:分子间的内聚力对粘滞性的影响居主导地位,温度升高,分子间距增大,内聚力显著下降,而液体分子动量交换的增加又不足以补偿,故其粘性系数下降。 气体:分子热运动对粘滞性的影响居主导地位,当温度增加时,分子热运动更为频繁,故气体粘性系数随温度而增加。,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液体,气体,粘度系数随温度变化情况,温度升高,气体粘度系数增大。,温度升高,液体粘度系数减小。,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可压缩性 流体在压强或温度改变时,能改变其原来体积及密度的特性。 流体的可压缩性用单位压强所引起的体积变化率表示。即在相同压力变化量的作用下,密度(或体积)的变化量越大的物质,可压缩性就越大。 空气的
6、可压缩性如何体现? 在低速飞行时忽略空气可压缩性的影响(Ma0.4),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湿度 大气的潮湿程度,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相对湿度指大气中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同温度下大气能含有的水蒸汽最大量之比。 温度越高大气所能含有的水蒸汽最大量越大。 露点温度:使大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的温度。 含有水蒸汽的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音速 音速是小扰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米/秒)。 物体的振动在介质中引起的小扰动会以介质不断被压缩、膨胀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形成介质疏密交替变化的小扰动波。,1.1 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空气中的音速计算公式: 为气体常数,287J/
7、Kg.K,1.2 大气层的构造,地球大气层 对流层(变温层) 平流层(同温层) 中间层 电离层(热层) 散逸层,对流层(变温层)的特点,对流层的平均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11公里,在赤道约17公里,在两极约8公里。 在对流层内几乎包含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其它微粒,所以云、雨、雪、雹及暴风等气象变化也仅仅产生在对流层中。 对流层内不仅有空气的水平流动,还有垂直流动,形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突风。 对流层内的空气温度、密度和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0,11km,平流层(同温层)的特点,从对流层顶起到离地面约50公里之间称为平流层。该层下半部(大约20km以下)的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大气物理学 大气 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