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各论考试整理.doc
《花卉各论考试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各论考试整理.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一章 一二年生花卉一、含义(1)一年生花卉:典型的一年生花卉是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整个生活史的花卉。从播种到开花、死亡在当年内进行,一般春季播种,夏天开花,冬季来临时死亡。(2)二年生花卉:典型的二年生花卉是指在两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从播种到开花、死亡跨过两个年头,第一年营养生长,让后经过冬季,第二年开花结实、死亡。一般春天播种,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第二年春或初夏开花、结实、在炎夏到来时死亡。二、分类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即可作一年生栽培也可作二年生栽培的花卉三、生态习性(1)共同点 光:多数一、二年生花卉喜欢阳光充足,仅少数喜半阴环境。 土壤:除重黏土和过度疏松的土壤外,都可以
2、生长,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最佳。 水分:不耐干旱,根系浅,易受表土影响,要求土壤耐湿。(2) 不同点温度:一 、二年生花卉喜温暖,不耐严寒,大多数不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生长发育主要在无霜期进行,因此主要是春季播种,又称春播花卉。二年生花卉喜冷凉,耐寒性强,可耐0 以下低温,一般在0 10 下3070d完成春化作用;不耐夏季炎热,主要采用秋播,又称秋播花卉。四、应用特点见课本五、举例一串红 Salvia splendes 唇形科,鼠尾草属 别名: 墙下红、爆竹红、撒尔1、生态习性:原产南美巴西,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 喜温暖,忌霜害,不耐寒,生长适温2025,15以下出现黄叶,30以上花
3、叶变小。宜疏松肥沃土壤。2、栽培管理:23片真叶时移栽一次,4月下旬到5月上旬移栽露地,以后可以多次摘心,促使侧枝生长,使植株矮化,叶繁花多。喜肥,要及时追肥,缺肥时夜色变浅,施用1500倍的尿素或硫铵水溶液可以保持叶色鲜绿。花期长,花萼退色不能自行脱落,及时剪除残花,保持常开不败。3,、繁殖方法: 播种或扦插(1)播种: 播种在36月进行。最佳发芽温度为21 ,光照充足利于发芽,大约810天 种子即可发芽。(2)扦插: 扦插可于夏季57月进行。插穗取组织充实的嫩枝,摘取顶芽在插,生根容易。一般扦插后1520天左右生根,50天左右开花。六、一二年生花卉繁殖栽培要点有哪些?(1)一、二年生花卉繁
4、殖 1)留种与采收: 一、二生花卉多用种子繁殖,留种采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雨季或高温季节,不适宜采种(种子不宜结实或发育不良)阳光充足,气温凉爽的季节,适宜采种。 花期长,能连续开花的一、二年生花卉,采种应多次进行。如:凤仙花、半枝莲在果实黄熟时,既可以采取。一串红、美女樱、茑萝等需随时留意采收。容易天然杂交的草花,必须进行品种间隔离种植方可留种采收。如:矮牵牛、飞燕草、鸡冠花等。石竹类、羽衣甘蓝等花卉需要进行种间隔离才能留种采种。2)种子的干燥与贮藏:种子干燥:在少雨,空气湿度低的季节,采用阴干的方式。如需暴晒,可在种子上盖一层报纸,切忌夏季止晒种子。种子贮藏:宜: 低温、干燥、密闭、冷却、
5、黑暗。忌: 高温、高湿3)繁殖方法:基本上都采用播种法,少数可以先播种后再扦插。播种法 常用的方法有点播、条播、撒播三种。其中点播适合于大粒种子;条播时注意不要播得太密,否则幼苗拥挤而造成高脚苗;撒播法适合于细粒种子,如极细小的种子,可混入干净的细砂,便于种子撒播均匀、疏散。播种后要进行覆土,覆土厚度要取决于种子的大小,通常大粒种子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好用0.3厘米的筛子筛过。覆土完毕后,在苗床上最好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周围要压紧。干旱季节播种前,一定要在苗床内浇足水,待水分渗入土中再播种覆土。扦插法 一般结合播种苗生长期间进行摘心时,将摘心后的带顶芽的枝段,进
6、行扦插,扦插后很容易成活,例如一串红等。4) 苗期管理: 种子萌发后,施稀薄液肥,并及时灌水,控制水量 水分过多测根系发育不良并引起病害。 苗期避免阳光直射,应适当遮阴。 间苗、移植,防止黄化和老化,最好选在阴天进行移苗。5) 整形修剪:摘心及抹芽 摘心 :需要摘心的应及时进行,一般当苗长至810cm高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当侧枝再长出46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要注意掌握从最后一次摘心到开花所需要的时间。抹芽: 有的则为了促使植株的高生长,减少花朵的数目,使营养供给顶芽,而摘除侧芽称为抹芽。设立支柱与绑缚:株型高大、上部分沉重、易倒伏、蔓生性植物;方式:单根竹竿或芦苇支撑植株较高、花较大的花
7、卉(蜀葵、向日葵);种植或移栽到木本植物或篱笆下(如:牵牛花);插立柱,并用绳索联系起来以扶持群体。剪除残花与花葶:对于连续开花且花期长的花卉,如一串红等,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剪除花葶,不使其结实,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以保持植株生长健壮,继续开花繁密,花大色艳,还有延长花期的作用。第二章 宿根花卉一、概念及分类1.宿根花卉: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2.分类:(1)耐寒性宿根花卉 如菊花、风铃草、桔梗 (2)常绿性宿根花卉 如竹芋、麦冬、冷水花。二、园林应用特点三、生态习性(1)对温度的要求:耐寒力差异很大。(2)对光照的要求:对光照的要求不一致。(3)对土壤的要求
8、:对土壤要求不严。(4)对水分的要求:根系较一、二年生花卉强壮,抗旱性较强,但对水分要求也不同。四.宿根花卉栽培管理(1)土壤准备 宿根花卉根系强大,入土较深,应有40-50cm的土层。当土壤下层混有沙砾,有利于排水。表土为富含腐殖质的黏质壤土时,花朵开得更好。(2)施肥 初次栽植宿根花卉时,应深翻土壤,并大量施入有机肥料,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充足的养分和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为使宿根花卉生长茂盛,花大花多,最好在春季新芽抽出时追肥,花前和花后再各追肥1次。秋季叶枯时,可在植株四周施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3)灌水 一般3月中旬要浇 1次返青水,雨季前遇旱适时灌水,雨季要及时排涝,上冻前要浇足防冻
9、水。其他浇水时间及次数视土壤墒情采取适当灌水措施。(4)防寒 对耐寒的种类,如蜀葵、玉簪等,无需防寒;对一些耐寒性差的种类,灌防冻水后,再覆盖防寒物,即可使其安全越冬。(5)其他管理 适时中耕除草,及时修剪,可使植株生长健壮,花多且大而艳。宿根花卉栽培多年后,株丛过密,生长衰退,开花稀少,病虫害渐多,宜结合分株重新栽植一次,或淘汰弱株、老株,补齐新苗,使之更新复壮。五、举例芍药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1.生态习性:芍药性极耐旱,北方均可露地越冬。北京地区3月底至4月初萌芽,4月上旬现蕾,10月底至11月初地上部分枯死,在地下茎的根颈处形成1-3个混合芽,为次年生长开花打下基础。土壤以壤土及沙质壤
10、土为宜,利于肉质根生长;排水必须良好,否则易引起根部腐烂;盐碱地低洼处不宜栽种芍药。喜向阳处,稍有遮阴开花好。2.繁殖方法:芍药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播种和扦插繁殖。(1)分株繁殖:芍药分株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进行。此时新芽已形成,分株后地温尚不太低,根系还有一段恢复生长时间,有利于次年的生长。不能在春季分株,我国古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说。分株时先将根丛全部挖出,震落附土,依自然长势分开,每部分应带3-5个芽。为了促使新根萌发,可将肉质根保留 12-15cm进行短剪。剪口涂以硫黄粉,以免病菌侵入。分株年限依栽培目的不同而异,花坛应用或切花栽培时,6-7 年分株一次。(2)播种繁殖:芍
11、药播种常用于新品种培育。种子成熟后及时摘下,放在阴凉处使之后熟。播种前将种皮擦破以利发芽。9月播种,覆土2.5-3cm,上面覆秸秆保持土壤湿润和冬季防寒。播种当年不能出苗,次年春季幼苗出土且生长极为缓慢,第三年加速生长,5 年以后开花。(3)扦插繁殖:芍药主要采用根插法。秋天分株繁殖时,将断的根系切成5-10cm的小段,然后扦插,次年春季生根,即可培育成苗。此外,也可枝插,7月采集长10-15crn、带2个节的枝条,留少许叶片,插入小拱棚内,保持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80%-90%,扦插后20-30d 就可生根。3.栽培管理:芍药根系粗大,栽植前应将土地深翻,并施人足够的有机肥。栽植深度
12、以芽上覆土3-4cm为宜。芍药喜肥,每年生长期间结合灌水要追施3-4次复合液肥。施肥时间分别在早春萌芽前、现蕾前和8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浇一次冻水有利于越冬及保墒。芍药除枝的顶端着生花蕾外,其下叶腋处常有3-4个侧蕾,为使养分集中供应顶花蕾,保证其花大色艳,通常在4月下旬现蕾期及早疏去侧蕾。对易倒伏的品种,开花时要设支柱绑缚。4.园林用途:常作专类花园观赏,或用于花境、花坛乏自然式栽植。中国园林中常与山石相配,更具特色。芍药作切花栽培也较普遍,切花宜在含苞待放时切取,若置于5条件下,可保持30d左右仍能正常开放。在室温18-28条件下水养,依品种不同,可持续4-7d不等。芍药根经加工后即为“
13、白芍”为药材之成品。5.栽培类型及品种:目前全世界芍药品种达1 000多种。其花色丰富,花型多变,园艺上有多种分类方法。 1).依花瓣和花型分类:根据花部基本结构,可区分单花类和台阁类,每类中又根据花瓣起源不同,分为千层亚类和楼子亚类。(1)单花类 花朵由单朵花构成。千层亚类:花瓣向心式自然增加,排列整齐,形状相似,由外内向逐渐变小,雄蕊随花瓣增多而相应地减少直至消失。A.单瓣型B.荷花型C.菊花型D.蔷薇型楼子亚类:外轮大型花瓣有2-3 轮,雄蕊离心式瓣化,雌花正常、瓣化或退化。A.金蕊型B.托桂型c.金环型D.皇冠型E.绣球型(2)台阁类 花由2花乃至数花叠合构成。千层亚类:台阁花基部的单
14、花(下方花)具有单花类千层亚类的基本特征。全花较扁平。楼子亚类:下方花瓣2-3 轮,雄蕊离心式瓣化,雌蕊瓣化或退化。全花高耸。A彩瓣台阁型 B. 分层台阁型C. 球花台阁型2)依花色分类 依花色不同可分为白色系、黄色系、粉色系、红色系、紫色系等。3)依花期分类 依花期不同可分为早花品种(花期5月上旬)、中花品种(花期5月中1旬)和晚花品种(花期5月下旬)。鸢尾 科属: 鸢尾科、鸢尾属1.繁殖方法: 鸢尾多采用分株繁殖,每隔2-4 年进行一次,以秋季分株为好。先将地上开始枯黄的叶丛剪掉,地下宿根全部挖出,然后用锋利剪刀切成几部分,每部分必须带2-3个芽,立即进行栽植,灌透水,这些分株苗翌年春季均
15、可开花。为加快繁殖速度,也可用地下茎进行根插繁殖,即将地下茎切成小段,每段保持2-3个节,埋人沙土中并保持湿润,其节都可萌发不定芽而成新株。2.栽培管理: 鸢尾要求排水 良好而适度湿润的种类,宜石灰质碱性土壤,在酸性土中生长不良,栽植前施人充分腐熟的堆肥、油粕、骨粉及草木灰等作基肥。株行距约40cm,埋土不宜过深,根茎顶端应露出土面。要求生长在浅水或潮湿土壤中的种类,通常植于池畔及水边,以微酸性土为宜。3.园林用途:鸢尾种类多,花朵大而艳丽,叶丛也美观,一些国家常设置鸢尾专类园。如依地形变化可将不同株高、花色、花期的鸢尾进行布置。水生鸢尾类又是水边绿化的优良材料。此外,在花坛、花境、地被等栽植
16、中也习见应用。一些种类(如德国鸢尾等)又是促成栽培及切花的材料,水养可观赏 2- 3d,球根类可水养一个月左右。某些种类的根茎可提取香精。4.栽培类型及品种: 1). 主要变种:鸢尾变种主要有白花鸢尾,花白色,外花被片基部有淡黄色斑纹。 2). 同属其他栽培种:(1)德国鸢尾(2)蝴蝶花(3)香根鸢尾(4)西伯利亚鸢尾 此外,还有黄菖蒲、溪荪、花菖蒲、燕子花、玉蝉花,均适于水边、湿地栽植。宿根福禄考 科属: 花荵科, 福禄考属1.生态习性: 性喜冷凉气候,耐-26低温,忌夏季炎热多雨,要求阳光充足,喜肥沃、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pH6.5-7.5;在干燥贫瘠、排水不良、pH过高(8以上)
17、或强酸土(4以下)上均生长不良;过于庇荫处亦不宜栽植。2.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 园林上常采用扦插或分株方法繁殖。种子宜秋播或经 过低温沙藏后早春播。春播种子当年夏秋季节开花。分株繁殖应结合种苗的轮作、复壮来进行,每隔4-5 年分栽1次。嫩枝扦插常在早春从塑料大棚中剪取枝条,基质用泥炭颗粒、粗粒河沙、珍珠岩按1:1:1在底温22- 24条件下约20d 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85%以上。硬枝扦插常在秋季结合入冬修剪,选择健壮而充实的枝条,剪成3-4节的插穗,在阳畦中作硬枝扦插,通常成活率可达60%以上。3.栽培管理:园林上,目前应用的宿根福禄考绝大部分是已改进的优良品种,原始种已很
18、少见栽培。定植时间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好,既对移栽苗的恢复生长有利,又可保证盛花前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提高花期整体观赏效果。株行距以25cm 25cm为宜,栽前应深翻土地,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近距离随起苗随栽,可裸根但应少伤根系;远距离运输,须带球并对地上部分适当修剪。栽后应充分浇水保证土壤湿润,以利于尽快恢复生机,苗期注意松土、锄草,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和光照充分。夏季多雨地区注意排水,防病害感染。苗高15cm左右,进行 1-2次摘心掐尖,促进分枝,控制高度,保证株丛圆满矮壮,增加花枝数及延迟花期。摘心后可适当追施1-2次稀薄液肥,花后应尽早剪掉残花序,并适当作些稀疏修剪,促使萌发新枝,开二
19、次花。修剪后加强肥水管理,有条件时可进行2-3次叶面喷肥,以提高二次花观赏效果。福禄考种子可以自播繁殖成苗,如不及时除去会导致品种混杂。实生苗株形变异大,花色、花期参差不一,降低观赏效果,故宜在早期及时将实生苗拔除。定植苗2-3 年株丛最佳,第4 年开始渐弱,故第4-5 年就应重新分栽。栽植地忌连作,否则应于秋季挖出苗在阳畦或大棚内栽植,原地土用硫磺粉或其他杀菌剂消毒,春季施足腐熟基肥后再栽植。生长季节主要有叶斑病为害。侵染下部叶片致使脱落,直至全株枯死,应加强通风、透光,注意灌溉、排涝。4.园林用途:福禄考类宜作花坛、花境或与其他花卉间植;高型品种可作切花;矮生品种亦可盆 栽;匍匐类型是毛毡
20、花坛和岩石园布置的重要材料,也是很好的地被植物。菊花 科属: 菊科,菊属1、生态习性: (1)对温度的要求 菊花性喜冷凉,具有一定的耐寒性,生长适宜温度为18- 21,高于32或低于10生长受影响,能耐-10低温。小菊类耐寒性更强,部分品种在北京地区小气候条件下可覆盖越冬。多数秋菊和寒菊花芽分化温度15- 20, 27以上花芽分化受抑制。(2)对光照的要求 菊花性喜阳光充足,但在夏季应适当遮阴。秋菊、寒菊是典型的短照花卉。进入 8月中下旬,当日照减至13. 5h,最低气温降至15左右时,即开始花芽分化。夏菊、早秋菊具有短日性。切花菊花芽分化的临界日长因品种不同而异。(3)对土壤的要求 菊花以富
21、含腐殖质,通气、排水良好,中性偏酸(pH5.5-6.5)的沙质壤土为好。较耐旱,忌水涝和连作。(4)莲座化与打破莲座化:菊花在晚秋或初冬发生的莲座状的脚芽在适当生育温度下栽培,都不能正常伸长和开花的特性叫莲座化。高温、长日是莲座化的诱导条件,而凉温、短日是莲座化的形成条件。如果夏季保持凉温、冬季短日期保持夜温10可防止莲座化。代替凉温的栽培方法是将插穗或生根苗冷藏,如在8-9月高温期采取插穗,将生根苗在1-3中冷藏40d,冷藏苗于冬季栽种,在凉温短日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特性在设施栽培中具有实用价值。2、繁殖方法:菊花以扦插繁殖为主,其次为嫁接繁殖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一般用于育种。 1扦
22、插繁殖 菊花扦插繁殖分为: 芽插、嫩枝扦插和叶芽插。(1)芽插 菊花在秋冬季节切取植株基部萌发的脚芽进行扦插。优质脚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芽选好后,剥去下部叶片,按株距3-4 cm、行距4-5cm,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中,生根后保持7-8的相对低温,春暖后栽于室外。(2)嫩枝扦插 菊花嫩枝扦插应用最广,多于4-5月进行。截取长810cm嫩枝作为插穗,插后注意遮阴。在18- 21条件下,多数品种20d左右即可生根,30d 即可移苗上盆。(3)叶芽插 菊花叶芽插通常用于繁殖珍稀品种。从枝条上剪取一带腋芽的叶片扦插即可。 2分株繁殖 菊花分株繁殖在清明前后进行,将植株掘出,根据根的
23、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行栽植即可。 3嫁接繁殖 菊花嫁接多用于艺菊造型。以抗性强的黄蒿、白蒿或青蒿作砧木,一般在4-5月进行嫁接,采用劈接法。 4播种繁殖 菊花播种繁殖多用于新品种培育,生产上很少采用。 5 . 组培繁殖 菊花组培繁殖可以用茎尖、叶片、茎段、花蕾等部位作为外植体,采用未展开的、直径0.51cm的花蕾作外植体易于消毒处理,分化快。茎尖培养分化慢,常用于脱毒苗培养。3、 栽培管理: 1盆栽菊栽培管理 在我国,菊花最普遍的栽培形式是盆栽。盆栽菊花常见两种造型,即独本菊和多本菊。独本菊即养成一盆只栽一株、一株只留一本、一本只开一朵花的造型。由于全株只开一朵花,养分集中,花朵在色泽、瓣形及
24、花型上都能充分表现出该品种的优良性状,故又称标本菊或品种菊。独本菊宜采用大菊品种。多本菊即养成一盆一株、一株多本、每本一花的造型。多本菊宜用大花或中花品种。盆栽菊的栽培方式大致有3种: 一段根法 二段根法 三段根法(1) 一段根法 盆栽菊在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多采用一段根法。一段根法是直接利用扦插繁殖的菊苗栽种后形成开花植株。上盆一次填土,整枝后形成具有一层根系的菊株。通常 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强肥水管理,促其生长,1011月开花。整个培养过程约需半年。(2)二段根法 盆栽菊在东北及江西、湖南等地采用二段根法。4月扦插,苗成活后上盆,盆土装至盆深1/3 -1/2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卉 考试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