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08-2-26.ppt
《第二章第一节08-2-2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一节08-2-26.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二章 测量误差理论及 数据处理,1 误差的基本概念 2 随机误差的分析 3 系统误差分析 4 测量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5 测量数据的处理,第二章 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2.1 误差的基本概念,一、测量误差的定义 二、测量误差分类 按定义/表达形式的分类 三、测量误差分类 按性质、特点,真值 x0: 一个被测量,其本身真实大小,有确定性。 测量误差 x: 在测量中,测量结果与真值不同。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x = x x0 。 误差存在是绝对的,一、测量误差的定义,研究误差理论的目的: 误差理论即测量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1. 减小误差、可以提高精度的依据; 2. 合理设计、组织、实验,正确选
2、择仪器、实验方法; 3. 合理地评价测量结果和测量结果中误差大小,研究误差的意义: 1. 决定测量值是否有价值; 2. 科技、生产水平提高,对测量误差的要求越来 越高,二、测量误差的分类(按定义/表达形式的分类,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 示值相对误差 引用误差 分贝误差,一)绝对误差(真误差,x 测量值(x) 真实值 x0 X 绝对误差 1、仪器示值 x给出值(测得值) 2、标称值(名义值) 给出值 3、近似计算所得值 1、理论上给出 x0真值 2、计量学规定 3、高级计量器具测得 4、已修正过、多次测量数据平均值,修正值 C : x0 x = x; 常以表格、曲线、公式形式给出,例如
3、:某电流仪曲线如图,测得10mA , 则修正后: x0 = x-x =x + c = 10 + 0.04 = 10.04 mA,1、优点:x, c, x同量纲、单位, 反映偏离大小及方向。 2、缺点:不能确切地反映测量的准确度 例 : f1=1000HZ , f1=1HZ f2=1000000HZ , f2=10HZ,用绝对误差来表示测量误差的优点及缺点,0.1,0.001,二)相对误差,1、实际相对误差 上例中:1=0.1%, 2=0.001% 特点:只有大小,正负号,没有量纲。 2、示值相对误差(不严格,X: 仪器的示值,同时定义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必要性,是实际应用要求 例1 :一台准确
4、度较高的信号发生器输出脉冲的宽度误差为 10 % 0.025 s * 某些情况,其中一种定义更恰当 例 2 :已知二电压真值:V10 =200V,V20 = 20V A、B两表测量V10,读数分别为:202V、201V C表测量V20 得19.5V (A)202200 = 2V VA =2V A = +1% (B)201200=1V VB = 1V B = +0.5% (C)19.520 = -0.5V VC = 0.5V C = 2.5,3、引用误差(满刻度误差,xm仪表所用测量量程值,即满刻度,GB将电工仪表分为七级: 等级 0.1 0.20.51.01.52.55.0 m % 0.1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第一节 08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