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安装手册.doc
《自动扶梯安装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扶梯安装手册.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自动扶梯自动扶梯 安装手册安装手册 目目 录录 1 一般规定 1 2 自动扶梯土建尺寸的复测工作 2 3 自动扶梯的起吊 运输 安装及就位 3 4 自动扶梯驱动系统的调试与调整 7 5 梯级的检查与调整 9 6 梳齿板的调节和操作试验 见图 20 12 7 梯级的拆除 见图 21 12 8 塌陷保护装置 13 9 前沿板 14 10 扶手系统的安装与调整 14 11 梯级照明与警示 19 12 自动扶梯的支承 19 13 桁架法兰 高强度螺栓 连接的安装说明 20 14 油水分离器工作原理与安装说明 22 15 自动扶梯的控制和电气元件 23 16 调试 25 17 试运行 28 18 检验与
2、报检 28 19 交付使用 29 20 安装进度表 30 21 安装工具表 31 1 1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1 1 本说明书适用于重型自动扶梯的安装 1 2 本说明书中的安装方法是目前 KLXF 重型自动扶梯的通用安装方法 有关具体的安装要求 均在本说明书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当安装的自动扶梯土建尺寸及要求与本厂系列自动扶梯的土 建尺寸及要求不一致时 请及时与本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商量采取措施 1 3 自动扶梯安装基本程序见图 1 图 1 自动扶梯安装顺序 1 4 自动扶梯的安装后调试工作 应由熟练的安装人员进行 1 5 自动扶梯的电气系统均在工厂产品出厂前装配 调试完成 调试 机 扶手带与梯级速
3、度调整 踏板与梳齿啮合调整 梯级与围裙板间隙调整 空载制停距离调整 负载制停距离调整 调试 机 各部安全设施开关有效 绝缘性能检查 安全设施检查 再一次清洁与润滑 上下运行各一小时 安装自检 验 收 交付使用 上部校准水平 下部校准水平 电源进控制柜 清理各部位与润滑 梯级试运行 检查曳引机驱动系统 检查导轨系统 检查梯级链的张紧力 扶手系统的安装 扶手带试运转 扶手带张紧力检查 安装上下部前沿板 安装检修踏板 安全设施检查 复测土建 安装就位 2 1 6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人员配备 一般由四人组成安装小组 其中需有熟练的安装钳工 电工各一名负责安装 1 7 安装前的零件清点与核对工作 安
4、装前应由安装负责人会同用户代表根据装箱单开箱清点 核对所有的零部件与随机文件 并了解所安装的自动扶梯宽度 提升高度 倾斜角度等技术参 数 根据自动扶梯的土建图复测土建尺寸 包括底坑 最底层 长度 宽度 深度 提升高度 上 下水平支撑点距离等是否符合土建图尺寸 最底层的底坑不得渗水 底坑的内侧面应平直 不 允许有凹凸现象 土建复测后 如发现差错应及时通知用户有关部门 及时更正 1 8 安装人员必须遵守安全作业规则 1 9 自动扶梯安装时 两侧应搭设脚手架 便于两侧的安装 工作时应戴好安全帽 系好安全带及 工具袋等 凡进行带电工作时 必须两人以上操作 电源开关应派专人看管 如遇必要进入机 架内部调
5、整 必须将电源插座拔下 专职看管人员不能离开电源插座处 以免发生意外 试运 行时必须通知无关人员离开 并在自动扶梯的上下出入口处设立警示牌 不准通行 不准靠近 字样 试运行时还应检查是否遗有工具及其它杂物在机架内 确认正常后方能通电试运行 自 动扶梯吊装就位时 应注意自动扶梯的起重重心位置 不使其摇晃及摆动幅度过大 应稳妥地 将自动扶梯放入安装所需要求的位置 还应考虑在起重就位时 不产生使自动扶梯机架变形等 不利因素 1 10 安装施工照明应由用户提供 采用不高于 36V 的安全电压 整个自动扶梯的施工用照明单 台不少于 3 处 施工所需动力照明电源应送至机房和施工现场 确保施工正常使用 1
6、11 安装时如需要使用气割 电焊 应由专业持证人员进行 且必须有灭火措施 2 2 自动扶梯土建尺寸的复测工作自动扶梯土建尺寸的复测工作 2 1 自动扶梯的土建尺寸复测工作应在安装就位前完成 土建要求与尺寸必须严格按照自动扶梯 土建布置图中的要求进行复测 2 2 自动扶梯的上下部水平支撑点应复测 按自动扶梯的倾斜角度所需正确的水平支撑距离复核 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台阶尺寸 预埋件 两水平支撑点的水平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3 图 2 自动扶梯土建的复测 2 3 重点复测提升高度 H 是否符合厂方提供的自动扶梯安装示意图图样要求 尺寸为 H 5mm 垂直距离 H 提升高度 为用户的上下层高地面的最终装饰
7、地坪间距离 提升高度 H 垂直距离的 测量 可以由上层楼面吊铅垂线 找出下层楼面的垂直距离测量点 测出实际层高 H 如果实 际层高 H 不符合厂方提供的土建图层高要求 应由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见图 2 2 4 在上下支承梁的间距尺寸中 找出整台扶梯的安装中心点 0 0 做好安装中心标记 并在上 下支承梁中心 扶梯宽 2 A B A B 两处做好标记 测量二端与中心的水平距离 L 应均符合 自动扶梯土建尺寸要求 同时上下支承梁台阶宽 170mm 也应符合土建图尺寸要求 以保证自动 扶梯安装时在宽度上的水平距离应一致 土建的允许误差应小于土建尺寸要求 见图 2 2 5 上 下支撑梁靠近扶梯的
8、内测面 在 1200mm 高度范围内必须垂直与平直 不允许墙面有凸 出的现象 见图 2 2 6 具有地坑的自动扶梯土建应符合 3 3 3 4 3 5 的要求 并按土建图复测 地坑的长 宽 深尺寸 地坑的对称中心线应与上层支承梁对称中心线相一致 地坑不得有明 显的歪斜 凹凸现象 且地坑不应渗水 长 宽 深均应符合土建图的要求 2 7 复测时应检查上 下支承梁台阶面是否按土建图要求预埋钢板 预埋钢板上平面与楼面最终 装饰地坪的距离为 135 5mm 钢板预埋应成水平 边缘应与地坑 支撑梁平齐 不得超出支撑 梁外边 且不得歪斜放置埋设 3 3 自动扶梯的起吊 运输 安装及就位自动扶梯的起吊 运输 安
9、装及就位 3 1 自动扶梯的起吊 就位必须由专业队伍来完成 运输工具也必须满足自动扶梯的运输要求才 能进行运送 一般运输方式均采用整体运输 在特殊情况下或自动扶梯提升高度较高 扶梯的 桁架又太长 用户的建筑物无法整机进入的场合 也可分体制造 拆装运输 此时应由用户与 4 制造厂确认 3 2 扶梯随机出厂配有上下部起重专用钢索吊具 位于桁架上下部四角 起吊时在此位置上起吊 不得随意变更起重位置 见图 3 图 3 1 正确起重方式 图 3 2 错误起重方式 3 3 如采用桁架分体制作 应采用组合式桁架 此时的起重一端仍在原起吊位置 另一端应在桁 架接合端处 应确保此处可靠地连接进行固定起重 不得造
10、成桁架的变形 3 4 运输视桁架的结构而定 有整体运输和分段组合运输 分段时一般情况下将下部作为一个部 分 中间段与上部作为另一个部分 除桁架长度给运输确实带来困难时 才考虑中间段与上部 的分离 如果中间段很长 也可由多段组成 无论怎样分体 均应由用户在订货时确认 见图 4 1 3 5 分体运输叠装时 应设置辅助支撑架 支撑架固定在上下桁架之间 支撑架数量可根据提升 高度来确定 需能承受分体桁架的重量 且设置必须稳固 桁架与车平面处设木质件 防止运 输过程中位移 见图 4 2 图 4 1 整体运输方式 图 4 2 分体运输方式 3 6 组装 3 6 1 分体的扶梯桁架被运至安装工地后 需组合拼
11、装 见图 5 组合拼装时一端的定位柱应先 接近另一端的定位孔 然后慢慢地将定位柱插进定位孔内 然后采用随机配备的高强度螺栓进 行拼接和安装 所有随机配备的高强度螺栓都应使用专用力矩扳手按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 然 后再逐个按规定的测试力矩拧紧 并只能使用一次 此时还应注意梯级导轨的接头部分 不能 碰撞 以免导轨接头部分弯曲 然后将结合部位的螺栓连接紧固 5 图 5 组合拼装 3 6 2 组合拼装时 还应检查桁架结合处的垂直与水平精度 必要时可用调整垫片调整 结合处 的梯级导轨接头应严密 接头处的局部缝隙不大于 0 05mm 接头台阶不大于 0 05mm 3 6 3 梯级导轨接上后 将梯级曳引链条接
12、上 调整好张紧站的张紧力 见 4 4 张紧力调整 3 7 整台扶梯在地面做水平移动 必须在扶梯的上下部着力点填好枕木 滚筒或滚木 慢慢地进 行水平移动 见图 6 图 7 图 8 图 6 扶梯水平移动方法 图 7 扶梯水平转动方法 图 8 不正确的转动方式 禁止 3 8 扶梯的就位 3 8 1 扶梯水平移位至安装部位 需起吊至上下支承梁上 见图 9 图示为有地坑的扶梯土建 6 图 9 扶梯的就位 3 8 2 整台扶梯在吊装至支承梁之前 应先将上部吊起 起吊前下部必须拉好保险索 在上部逐 渐起吊过程中 下部保险索慢慢跟着放松 使上部慢慢向上 下部慢慢向前移动 见图 10 及 11 图 10 上部起
13、吊 3 8 3 扶梯就位前的高度与最终就位 吊装就位时必须使扶梯高于上下支承梁 扶梯的上下部处于水平状态 缓缓放下 使扶梯就位 于上下支承梁上 并且扶梯的中心应与土建中心线基本一致 见图 11 并列就位的多台扶梯相互 之间的距离应均匀分布 上下部与上下支承梁水平之间距离的间隙应一致 扶梯就位时应垫上 安装垫板 装上调整螺栓 橡胶垫板应放在钢板下面 见图 12 及 31 图 11 扶梯就位前的位置高度 7 图 12 扶梯就位的最终位置 3 9 扶梯的水平调整 3 9 1 扶梯的上下部前沿板平面在安装时应略高于上下层楼面最终地坪 以防止楼面清洗时水流 入机架内 高度的调整可在扶梯上下部安装垫板下加
14、垫调整垫铁 需要时 垫铁应与上下支承 梁的预埋铁板焊接 3 9 2 在扶梯的上下部与上下层楼面高度调整后 再调整扶梯上下部的水平度 上下部的水平测 量应在桁架的 200X200 角钢上进行测量 也可测量上下部的梯级横向平面的水平度 纵向水平 度在扶梯桁架上下 部两边的主梁上测量 此时上下部前沿板未装上 也可测量上下中部的梯级 纵向平面的水平度 扶梯的水平度允差不大于 0 5mm 3 9 3 扶梯的横向 纵向水平度调整好后 紧固调整螺栓 并检查所有的紧固件是否松动 确保 所有紧固件连接稳固 4 4 自动扶梯驱动系统的调试与调整自动扶梯驱动系统的调试与调整 4 1 扶梯整机在工厂总装调试及试运转
15、并经检验合格后出厂 由于运输的关系 扶手系统有时 会拆下后运至工地现场安装 故在现场安装后 所有部件必须经检查调整后方可试运转 4 2 曳引机 见图 13 曳引机位于自动扶梯的上部机房内 由电机 4 通过联轴器 8 带动减速器 6 减速箱通过链轮 5 和 驱动链条 1 带动驱动主轴运转 从而带动梯级运动 在电动机的上部装有机电式带式制动器 制动轮与制动带松闸时的间隙应在正常范围内 且应确 保制动器动作开关有效 制动器未松闸 时电动机不应启动 传动系统的制动器应有足够的制动力矩 制停距离的调整按空载 负载上 下运行的制停距离调整为 0 30 1 30m 范围之内 0 65m s 时 1 驱动链条
16、 2 链条张紧装置 3 飞轮 4 电机 5 链轮 6 减速器 8 7 传动机架 8 联轴器 9 制裁动弹簧 10 制动电机 11 偏心压压紧块 图 13 传动系统 4 3 下部张紧站的张紧装置应有适当的张紧力 张紧装置安装有梯级链条断裂和伸长的保护装置 4 4 张紧力的调整可视提升高度和水平梯级距离的实际状况来调整张紧弹簧的压缩长度 见图 14 图 14 张紧装置 4 5 1 驱动系统包括曳引机 控制箱 扶手驱动 梯级曳引链条等件组成 检查该系统时需卸下 上部前沿板 为了维修方便 电气控制箱可卸下螺栓提出机房 见图 15 1 扶手带端部驱支链 2 扶手带 3 驱动链 4 扶手端部链轮 5 变频
17、器 6 控制箱 7 曳引机 8 端子箱 9 驱动链 10 曳引轮 11 桁架 12 主驱动轴 13 梯级 9 图 15 驱动系统 4 5 2 检查各种规格链条的张紧力 曳引机输出轴双排链条的张紧调节 可先松开曳引机的底脚 螺栓 机架端部调节螺栓可将曳引机向后顶出 调节螺栓可以调整双排链条的张紧力 双排链 条调整张紧力不宜过松或过紧 双排链条的下垂调整至不大于 15mm 并调整驱动链断链保护 开关有效 扶手带驱动链条张力 可调整扶手轴侧板上的调整螺栓链条的下垂不大于 l0mm 此 时需拆下 3 个梯级与扶手带驱动链链条罩方可调整 在调整链条张力的同时应检查链条与链轮 的平行度 5 5 梯级的检查
18、与调整梯级的检查与调整 5 1 梯级是供乘客站立的运动部件 见图 16 5 1 1 自动扶梯梯级主要包括踏板 踢板 梯级主轮 梯级辅轮 梯级支架及梯级主轴等 自动 扶梯梯级采用铝合金压铸梯级 材料 GAlSi12 抗拉强度 220Mpa 伸长率 2 硬度 60HBS 梯级的更换无需拆卸裙板和内盖板 梯级尺寸 宽度 深度 1002 400mm 梯级高度 202mm 静态试验 梯级表面所侧最大挠度不超过 4 毫米 且无永久变形 动态试验 经过谐振力波载荷作用 5X106 次后 梯级踏板表面无大于 4 毫米的永久变形 5 1 2 梯级由两根特殊制造的滚子链将其串接起来 滚轮的外圈用聚胺脂制成 内圈采
19、用滚珠轴 承 可以避免滚轮与链轮啮合时的噪音 链条的每三个链节上有一个伸出的销轴 该销轴用于 联接梯级轴 而梯级则通过一尼龙套固定在梯级轴上 侧向定位则通过定位夹来固定 图 16 梯级 5 1 3 梯级的拆卸方便 快捷 自动扶梯设置有机械式梯级闭锁装置 并配合电气触点 其作用 旨在防止梯级无意动作 目的是保护在梯级区域里作业的维修保养人员的人身安全 并且在上 下平台梯级翻转部位均设有保护挡板 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机械式梯级闭锁装置结构示意 10 图见附图 17 图 17 机械式梯级闭锁装置 5 2 梯级与梳齿装置的定位检查与调整 见图 18 1 反导轨 2 梳齿固定螺钉 3 梳齿 4 盖板
20、5 安全开关 图 18 梯级与梳齿装置的定位 5 2 1 梳齿板位于扶梯的出入口处 梳齿由螺钉固定在梳齿板的前端与梯级的齿槽相啮合 扶梯 运转时应能使每个梯级与梳齿同时啮合时顺利通过 11 5 2 2 梳齿板的两侧装有导向板 后端装有梳齿板安全开关 梳齿异物保护 当梯级与梳齿啮合 运动有异物卡住时 梳齿板向后移动 切断梳齿安全开关电源 扶梯停止运行 5 2 3 检查与调整梳齿板两端与导向板配合情况 梳齿板两侧的间隙每边不应大于 0 4mm 梳齿 板向后移动时不应有阻碍 调整间隙只需调整导向板两侧的调整螺栓即可 同时应检查导向板 槽内是否有足够的润滑 5 2 4 梯级与梳齿 啮合的检查 见图 1
21、9 5 2 4 1 梳齿采用 YL102 压铸成型 能承受乘客脚踏 脚踢等载荷 梳齿类型只有标准梳齿 左 方向梳齿和右方向梳齿 具有较好的互换性 当异物夹入梳齿和梯级踏面之间时 变形或折断 梳齿以保护梯级且应不影响其他梳齿与梯级踏面齿槽的正确啮合 梳齿与梯级踏板面的啮合深度应不小于 6mm 梯级齿槽与梳齿板梳齿啮合时 梯级踏板表面至梳 齿板梳齿根部的垂直距离应不大于 4mm 图 19 梯级与梳齿啮合及导向条的检查 5 2 4 2 前沿板与梯级踏板表面高度差为 43mm 见下图 5 2 5 梳齿在设计与制造时就具有预定的断裂点 以防止事故时损坏梯级等部件 梳齿经发现有 缺陷 应及时更换 12 5
22、 2 6 梯级在运行时应检查每个梯级是否与梳齿正确啮合 梯级是否在没有侧向推力的情况下通 过梯级导向条 特殊情况如需调整侧向推力 而导向条没起作用 有可能是梯级侧向导向块已 磨损或梯级导向条位置须加以调整 6 6 梳梳齿齿板的调节和操作试验板的调节和操作试验 见图见图 2020 6 1 在检查上梳齿板和下梳齿板前 上下部前沿板应预先拆除 当梳齿板的中心有 45 公斤水平 推力的时候 梳齿异物保护开关应能动作 扶梯停止运行 1 梳齿板 2 前沿板 3 梳齿异物保护开关 图 20 梳齿板与保护开关的调节 6 2 在有些情况下 在安装工地没有弹簧测力器去测得梳板经过调节的作用力 可用下列方法来 检查
23、 a 拆去两块梳齿 b 把一个螺丝刀放入梳齿板前面的左边和右边的梯级间隙内 c 通过转动电动机上的飞轮使梯级运行 松开制动器手盘车 d 梳齿板通过阻力应能平滑地移动 并能带动安全开关动作 e 手盘车将梯级向后移动 梳齿板应返回其正常位置 此时安全开关应手动复位 6 3 梳齿异物保护开关的检查与调整 每块梳齿板 上 下部各一块 安装有两个安全开关 应检查开关与调节打块紧贴 其间无间隙 开关的闭合距离为 2 3 5mm 只要一个开关被打开 则自动扶梯不能运行 7 7 梯级的拆除梯级的拆除 见图见图 2121 7 1 梯级拆除应在下部机房内进行 将要拆除的梯级点动运行至指定位置 请注意必须由专人操
24、作维修控制开关 所拆除梯级 检查用 均应用红漆打上记号 7 2 用划针将梯级轴套在轴上的位置划上记号 松开夹紧螺钉 将定位夹和梯级轴套推向轴中心 然后将梯级向后倾斜并将其提起 在转向壁的开口处 将梯级从导轨上提出 13 7 3 拆除梯级后重新安装只需按照相反的次序重新安装 在拧紧螺钉之前 应将梯级对准轴上的 记号 拧紧夹紧螺钉 完成安装后应检查梯级与梳齿的啮合情况 1 梯级链条 2 转向壁 3 梯级 4 梳齿板 5 梳齿 6 梯级副轮 图 21 梯级的拆除 8 8 塌陷保护装置塌陷保护装置 8 1 为了防止自动扶梯的梯级及主轮和梯级轮经长期运行 产生疲劳变形甚至断裂并损坏其它部 件 所以自动扶
25、梯的上部和下部装有梯级塌陷保护装置 见图 22 一旦发生梯级及主轮和梯级 轮变形下陷或断裂 触动保护开关动作切断安全回路电源 扶梯停止运行 8 2 梯级塌陷保护装置的开关打杆垂直高度是可调节的 共有四根打杆 两端的打杆对准梯级最 低处 中间的两根打杆对准梯级轴 垂直距离为 5 0 50mm 1 陷塌保护开关 2 梯级踏面 3 梯级圆弧踢板 4 梯级副轮 5 梯级副轨 6 梯级主轮 7 梯级主轨 8 梯级链条 9 梳齿板 图 22 梯级陷塌保护装置 14 9 9 前沿板前沿板 9 1 自动扶梯出入口机房盖板均采用具有防滑凸纹的不锈钢板并附以不锈钢金属承重层 盖板支 撑边框采用 5mm 的不锈钢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扶梯 安装 手册
